2015年2月5日

新店區 大坪林附近 主要道路典故

新店區 大坪林附近主要道路 圖.文/彭美里
Feb 01 2015 10:1708
地圖 
隨大坪林是新店最早墾成發展的地區。清乾隆25年(1760)郭錫瑠墾成大坪林圳,乾隆32年(1767)郭錫瑠兒子郭元芬在大宅庄(碧潭)另設圳頭,以竹蛇籠築壩,開築瑠公圳。兩道圳岸很自然行走成道路,所以早期大坪林地區的道路就沿著大坪林圳、瑠公圳發展,以庄名為路名。如﹕七張路、十二張路、二十張路、新店路等。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人口不斷增加,大坪林地區的交通建設愈加繁密且現代化。隨著先人在大坪林地區墾拓的足跡,來回顧他們走過的路。
北新路
日治時期為運輸新店山區林產及煤礦,於大正10年(1921)修築萬新鐵路。現今力行路到寶慶路之間和萬新鐵路平行的道路,是為七張路。民國57年(1968)萬新鐵路拆除,遂將羅斯福路、北宜路之間鐵道部分連同七張路開闢為北新路。
中正路
    為配合中央新村的設置,將十二張路兩端延築到中央路與北新路,易名為中正路,民國60年通車。民國70年兩端延築到復興路與中興路。
為配合新北環河快速道路,於民國82年(1993)興築復興路到大鵬新村段,並整編忠義街,將中正路延長到新北環河快速道路,於是從中興路到環河快速道路的中正路全段完工。
建國路
建國路早期也屬十二張路,道路擴建工程分為3期。第一期工程自中正路起至民族路,民國69年(1980)竣工。由於該區屬商業鬧區,道路沿線長期被攤販所據。民國68年(1979)開工時,受到擺設攤販集體反對而無法施工,強制執行取締攤販時造成嚴重抗爭事件,導致縣警備司令部司令蒞場發布戒嚴命令,工程才得以於15日後順利施工。因道路開闢而動用戒嚴命者,建國路第一期的開闢工程是臺灣的第一例。
第二期工程自民族路起至民權路路段於民國70年(1981)竣工。、
第三期,為民權路至復興路段,於民國89年(2000)通車,建國路全線貫通。
中興路
北新路的輔助道路,民國82年(1993)開工,民國87年(1998)竣工。從北新路與北宜路的交會處至復興路與寶慶路,寬25∼42公尺的林蔭大道。竣工後有效紓解分擔北新路的車流。在中興路一段設有進入北二高的新店交流道,與北新路的交會處設有新店捷運站,是新店重要的聯外道路。
除了上述重要幹道,60至70年代新店都市計畫路網建設的時期,在大坪林地區陸續開闢了中央路、三民路、中華路、民族路、寶強路、寶中路、寶橋路。從中正路至民權路之間的「二十張路」仍沿用舊名,和新闢的道路相比,宛如一道蜿蜒小路。
隨著北二高木柵-新店-中和段於民國86年(1997)通車,設有新店及安坑兩處交流道。捷運新店線於民國88年(1999)全線完工通車,民國93年(2004)年9月小碧潭支線正式通車,新店市區亦即大坪林地區的道路系統與主要聯外道路架構已儼然成型,為新店人提供便捷快速的交通。

沒有留言: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